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晴

这是我年前在地铁上阅读的一套书了,westgua在一月份跟我说他同事送了他一本《穷爸爸与富爸爸》,在一月份聊天跟我说这本书很好,不是成功学。而我也正想找本书看看,于是便下载了一个Android的《穷爸爸与富爸爸》合集,目前只看了1/3,还没看完。年后上班继续在地铁上看。

《穷爸爸与富爸爸》,我在十年前还在学校的时候就看到过有这本书了,那时候这本书很火,而我啥也不懂,随便翻翻几页,也就不往下看了。时过境迁,现在重头找这本书来看,自己思考和用身边人的行为来印证,发现有很多粗显的道理还是让人受益匪浅的。

目前我的感触有几点(过了十几天没看,还在脑海中沉淀下来的,这才是自己的):

  1. 要记账,至少要了解资产和负债,这是入门的。

  2. 四个象限:

  • E象限:普通职员、雇工象限,他们为钱而焦虑。(美国人喜欢节前负债)
  • S象限:自由职业者、单干或者有少量雇工的小老板
  • B象限:像Microsoft那样的公司,比尔盖茨离开了企业照转。
  • I象限:投资象限

作者本人是倾向于B象限和I象限的,他向往那样的生活。他描述了E和S象限里人的焦虑。

  1. 可以适当负债,让钱来生钱。提高自己的负债率有时候未尝不可。

  2. 要有自己固定的盈利模式,自己要摸索出来。作者的倒卖司法拍卖的房地产,麦当劳的房子赚钱等。

  3. 要注册公司,有时候必须要有公司资质才能赚钱的,有时候还能合法避税,公司是让富人更富的。比如作者举例的特许经营(比如麦当劳加盟店)等,在中国我想到了京东、天猫、微信开发者帐号等等。

  4. 律师和会计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5. 看你想成为哪种人了,你想成为哪种人,就有可能成为哪种人。要不然,思维逻辑是固定的,就算是中彩票成为亿万富翁,很有可能会很快破产。成为哪种人,就过哪种生活。

  6. 要有自己的团队,一个好的公司,就算自己离开了,也应该能很好地运转下去。比如京东的老刘不是去美国留学嘛,裂帛的老板每年都要出去玩一两个月,当甩手掌柜。这一切,都得益于自己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机制,良好的团队,自己离开也玩得转,不用自己呕心沥血地趴在那里了,那样公司才是真正的赚钱机器。

是要必须持续不断学习的,我老家有一个发小,跟我同一年出生的,他比我小一些,比我晚一年上学,读书时候学习成绩不好,还经常跟人打架什么的,高考后上了一个职业学校学当厨师的,毕业后靠家里人关系当了公务员。我每次回家,大家都聚的,还有一起打麻将的传统,真是一起玩大的。我两三年没见他了,只是几个月可能在网上聊一次。在我的印象里,他在初中就开始会走后门,自己拿着几只鸡给老师送礼,以为他这辈子也就是混了,会做人。最近的几次聊天中,感觉他越来越不得了了,士别三日,真当刮目相看。他告诉我:

  • 他这些年来不断买房,就按3k/平来算,他的房子也有上千万了。

  • 不是首套贷款有限制嘛,他从老家找了些人签合同买房子。以别人的名义买房,别人可以在县城落户,小孩可以在县城上学,而他享受到了首套利率的贷款。他说“三十年前我们用粮食供应抢劫农民,三十年后,我们用房子和户口抢劫"。

  • 他提到了负债率,他说前年负债率60%左右,现在也就10%了,通货膨胀得厉害。必须吸纳低息的钱去投资。

  • 他是政府公务员,司法方面的。他还是个律师,他自己考的,现在比较成功。一个月3k工资,业余收入也有1w多。说他前阵子去广东替人打官司,他拿了十几万。他说越没文化的人的钱越好赚,北上广那些地方打个官司赚不了多少钱,他替人打官司索要赔偿,他自己就能拿40%。(这些部分听听算了,我也不确定是否是真的)

  • 他业余在不断地学习,他已经通过司法考试了,接下来在考会计,还推荐我看一些书。

总结,他对金钱有很大的热爱(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,钱对不同人来说意义不一样),因为他热爱,所以,他拿出了他学生时代所没有的热情去读大量对他有用的书(比如司法考试、会计、英语),去刻苦钻研(研究产权、研究法律、研究股票、研究金融),他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(司法考试通过、房产等)。他的一些行为,是符合《穷爸爸与富爸爸》这本书描述的。

我会好好看完这一系列书的,我也渴望改变,我希望2014年会有一个全新的改变,我不想像过去那样生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