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一个人平时很喜欢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,那么,这个人也应该很容易接受创业。对于这个人来说,创业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延伸。
回想起来,我从小就开始做题目,做过几万道考试题,解决了几万次书本和试卷上的问题,却一直不敢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直到创业之后才发现,解决问题本来就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一种习惯。所以,每个人都有潜力来创业。但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不敢呢?
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?
在学生时代,“创业”这个词就一直是一个被神化了的词。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新闻都是xxx拿了几千万美金的风投,yyy一年内实现了几亿美金的营收,要不就是北大学生卖猪肉的笑料、复旦学生搞废品回收站的谈资。。。。难道只有这样的极端案例才叫创业么?与其说创业被神化,不如说是被扭曲、被误读了。
google是创业、facebook是创业,但是,如果我们把创业看成“搞另一个google、facebook”的同义词,那就是混蛋逻辑了。google和facebook在所有成功的创业案例中连0.0001%都占不到。更多的成功创业者,他们做的只是开餐厅、卖床上用品而已。日本去年最冷门的创业家,只做了一个向用户提供机场空余停车位信息的手机服务,就赚上百万一年;美国的37signals只向公司提供付费的在线协作系统,也坐收几百万美金一年;广东一个卖psp和GBA游戏的小伙子,通过线下分成的模式,一年也净赚300万人民币。他们没有风投、没有几个Billion的估值,却实实在在地为客户解决真实的问题、创造真实的价值、并且每时每刻都在赚钱。99.9%的成功创业家都是这样的无名氏,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,因为大部分媒体只发布劲爆、极端的新闻。
前几天去北京的飞机上,和shute、wangtao开了个空中yy大会,聊起了减少公交排队等待时间的一个生意,算了一下,光杭州一年就能赚上千万。一小时之后,这个生意的商业模式、执行计划、团队分工都聊了差不多了,三人都特兴奋,巴不得挽起袖子就开始做。回来的飞机上,在登机口看到一个巨pp的空姐,想到国内那么多有钱或有才的单身汉终身无缘和美女约会,于是又聊起了另外一个美女租赁的生意,差不多也是聊一小时之后,又一个详尽的商业计划出炉了。。。。
当然,计划终究只是计划,到底能不能做出来还要看团队的执行力。不过我相信,如果我们仨每周出去yy一次,出几个可行度很高的、低成本的、低风险的商业计划,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这不是为了炫耀什么,只是想说,所谓的创业,就是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中看到可以盈利的解决方案而已。创业真的不是那么遥远。
很多人问“我真的想创业,但是我不知道创什么业,怎么开始创业”。。。。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看的。如果三个人年轻人随便到哪都能看到创业的点子,那么你也一定可以。
因为,你的骨子里本来就有创业的习惯。
创业对某些人来说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延伸zz
创业对某些人来说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延伸zz
...